融合生物智能識別 未來應用值得期待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飛速發展,其為安防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門禁系統上的運用,大大的提高了安放區域的安全性。生物識別技術有效的保證了信息的終身不變性和唯一性,從最早的指紋識別到人臉識別再到手掌經脈識別,生物識別也在短短的幾年里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如今生物識別設備也不再是“稀缺之物”,生物識別技術已經在不經意間走進了太多的企業。如此廣泛的應用已經說明了用戶市場對于生物識別技術的認可。
近日消息,中國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可在人群中尋找高度緊張之人的微型智能識別攝像機,一旦成功,這種攝像機就能成為執法人員識別自殺式襲擊者的重要工具。這款智能識別攝像機是根據這些意圖不軌者的特殊行為,包括血壓、面部表情、體溫等特點,進行智能分析識別,將其揪出。
生物識別領航智能識別
這里的智能識別其實與生物識別有很大相似,生物識別技術現在就是在朝著智能結合的方向前進。在智能識別應用中,常見的生物識別方式如指紋識別和掌紋識別。
指紋識別
指紋識別是生物識別技術發展的先驅,同時也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
指紋是人與生俱來的身體特征,大約14歲以后,每個人的指紋就已經定型,并且終身不會改變。指紋也具有非常明顯的唯一性,不同人不會具有相同的指紋。手指的唯一性特征包括渦、拱、環、脊斷點和脊分岔的特征,自這些特征被科學統計論證后,指紋識別很早就被用作犯罪偵查的工具,目前已經廣泛地應用于金融銀行、安全防范、刑偵、安全保密等各個領域。據IBG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指紋識別技術幾乎占據了整個生物識別技術領域的60%的市場份額。
掌紋識別
掌紋識別與指紋識別類似,是一種較新的生物識別技術,它通過分析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圖像來實現身份識別。掌紋的形態由遺傳基因控制,具備很強的穩定性和維一性。
掌紋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紋線特征,這些紋線特征中最清晰的幾條紋線基本上是伴隨人的一生不發生變化的,對成像圖片質量要求不高,便于快速識別。掌紋的另一個特征是點特征,主要是指手掌上所具有的和指紋類似的皮膚表面特征,如掌紋乳突紋在局部形成的奇異點及紋形。點特征需要在高分辨率和高質量的圖像中獲取,因此對圖像的質量要求較高。掌紋還有一個紋理特征,主要是指比紋線更短、更細的一些紋線,但其在手掌上分布是毫無規律的。
掌紋的特征還包括幾何特征:如手掌的寬度、長度和幾何形狀,以及手掌不同區域的分布。由于掌紋中能夠提取的特征信息比指紋多,因此準確效高具備更好的身份鑒別能力,缺點在于機器維護率高,磨損后易產生誤差。掌紋識別主要應用在銀行、珠寶店、金庫等安保等級高的區域。通過對入庫人員進行掌紋掃描來確認身份。
掌紋識別作為一項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因具有采樣簡單、圖像信息豐富、用戶接受程度高、不易偽造、受噪聲干擾小等特點受到國內外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但是由于掌紋識別技術起步較晚,尚處于學習和借鑒其他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階段。
智能識別應用范圍廣
國外生物識別應用市場中,大中型生物識別系統如警用指紋、生物特征護照系統、社保系統等占據了生物識別應用市場中的絕大部分;就中國市場而言,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在過去還主要是以指紋識別技術為主,但隨著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逐漸普及和廣泛,應用系統已經從簡單的商業產品和消費類產品逐漸擴展到涉及公共安全、國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等的大中型系統。
智能識別下一個行業增長點
利用生物識別的智能識別在近幾年移動互聯中呈井噴式發展,生物識別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據GoodeIntelligence發布的一份預測報告顯示,到2019年全球將有55億人使用移動設備帶來的生物識別技術。
而隨著生物識別智能化產品的不斷擴展與應用,或許鑰匙、密碼已無必要存在。商場購物,只要伸一下手,就能實現資金的支付和流動,通過手機還能實時查看賬單;去銀行取款,無需帶卡,刷手即可,也不必擔心賬號被盜。
小結:
生物識別技術早在19世紀就已經出現,經過多年發展與普及,國內外各種基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頻出。隨著智能化的生物識別設備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夠全面提高人們生活的安全系數和便利度,實質上也能提升人與人互信的基礎。